媒體報導

宜蘭縣佛教會慶祝2019年佛誕節浴佛祈福法會,4月21日在羅東中山公園盛大舉行,佛光山「雲水書坊-行動圖書館」,為倡導閱讀風氣,特地將書車開進會場,服務與會大眾,吸引親子共讀。縣長林姿妙也前來關懷,肯定雲水書車在文化教育上的貢獻。

實踐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「讀做一個人,讀明一點理,讀悟一些緣,讀懂一顆心」的慈悲宏願,福山寺「雲水書坊-行動圖書館」滿載希望、嘉惠學子,4月18日到彰化市三民國小及芬園鄉茄荖國小傳播書香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央及福二分會佛光人與書車義工釋疑解惑,陪伴一百多名學童享受輕鬆自在的戶外閱讀樂趣,落實大師「走入人間」,廣行「三好、四給」的理念。

杜鵑花開了,蝴蝶飛舞著,朗朗的讀書聲,春天的腳步來到校園。佛光山法寶寺「雲水書坊―行動圖書館」4月18日開進新竹縣立竹中國小,受到師生熱烈歡迎。

一般人學習書法認為可以修身養性,書藝佳者甚至發展成為藝術;在佛門則為修持的法門之一,更進一步則是弘道傳法,如弘一大師即是。但很多人可能會好奇,手抖、行動不便、眼睛看不見、九十幾歲的星雲大師為什麼還要寫書法?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動力驅使?動機又為何?

一路蜿蜒往大坑的山上而行,位在有「台中市後花園」之稱的逢甲國小,不滿百人的學校,卻有8位外籍學生,沒有公車行經,上下學需透過家長接送或共乘,離最近的超市7-11有2.9公里,如此不便的校區,為什麼仍有家長不辭辛苦,願意把孩子從山下送往「台中市最高的森林小學」呢?

2018年夏末,西來大學畢業證書捧在手心上的感動,我不會忘記我是誰,我會抬頭挺胸、驕傲地告訴大家:「我是佛光山第一屆的好苗子大學畢業生--王佳汝。」

子分類
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