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文:高雄普門中學教師 謝毓琳】2018-09-25

9月22日艷陽下的午后,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裡人群攢動,然而在紛忙之中,眾人又是安靜又是有次序地魚貫入內,絲毫感覺不到大覺堂外熾熱的煩躁,反而是瀰漫著一種沉靜與安詳。原來,大師發願栽培的第一屆好苗子,就在歲月的流轉中,一路走到了「畢業公演」的今天!

一場殊勝的音樂會,便在悠揚又莊嚴的〈三寶頌〉中正式揭開序幕,此刻,相信在場所有一同護持好苗子的長輩們一定也跟我一樣,不禁熱淚盈眶!一顆顆輕盈彈跳的樂符,以圓滿熟練之姿,自在地於每個好苗子指尖滑動,誰會相信,才不過一、兩年的光景,每個帶著故事來到普門中學的好苗子,已然成長茁壯。

憶起兩年前面對初到普中的好苗子,不僅是我教師生涯的初體驗,當時的他們亦是忐忑不安,戰戰兢兢。然而,大師的法教隨時縈繞於心,尤其「我是佛」三個字,在我與孩子們的待人處事上,也產生了很大的提示作用。

大師曾經開示:『每當和別人說話的時候,我想到是佛在說話,所以我要講慈悲的愛語,要講方便的智語;每當向大眾開示的時候,我想到是佛在開示,所以我要觀機逗教,處眾無畏;每當教誨頑劣的徒眾時,我想到是佛在教誨,所以我要循循善誘,耐煩開導;每當面對怯弱的眾生時,我想到是佛在面對他們,所以我要易地而處,給他們信心,給他們希望,雖然我還是一個凡夫,與「佛」的境界距離很遠,但因為心心念念都是「佛」,我彷彿蒙獲佛陀的加被,也彷彿得到了佛陀的力用。』

今日第一屆好苗子,正是由佛陀灌溉成長的苗子,從大師、老師們身上攝受了佛陀的慈悲教導,而今日再由他們指尖化為動人的樂符,傳達到每個人的心坎裡。大師曾說:「以音聲作佛事」,苗子們用最虔敬感恩的心意演奏,表現出大師法教裡最慈悲的真善美。

當初,好苗子能夠來到普中讀書,其背後都有各自的艱辛,但他們知道,只有憑藉著奮發努力、時刻心存感恩,才能在困境中蛻變成長。因此,在每天固定的按表操課外,好苗子們從教室晚自修回宿舍後,還會再向導師申請回宿舍延燈,以加強課業上的不足;更在假日留校的日子裡,申請回本山擔任義工服務,在「受」與「施」之間,學習「滴水之恩,湧泉以報」。

除此之外,每個好苗子還須挑選適合的樂器,以個別化教學模式開始學習吹奏銅管、木管樂器,以一人一樂器為學習目標。而升上國二時,即須擔綱學校樂隊演出,並代表普中支援佛光山法會活動,如2017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兩次的送聖,以及2017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,好苗子們皆以感恩的心,參與各項佛光山的活動;以莊嚴的音樂饗宴,實踐大師「人間佛教」的精神。

悠揚輕快的樂聲,在〈風中奇緣〉、〈頑皮豹〉、〈海賊王〉,還有電影主題曲〈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〉之後,來到了第一屆好苗子畢業公演的最高潮----「傳承」。首先,大師的親筆墨寶「佛光山普中管樂班」,由我及宛嫺老師手上,交接到第二屆好苗子導師春娥及怡諄老師手上,象徵了大師願力的傳承;接著,由第一屆好苗子管樂首席林翰境同學,將手上的豎笛,交予第二屆好苗子代表莊筱雯同學的手中;同時,第一屆好苗子們也將手上的信物螢光手環,交予至下屆學弟妹手中----一步一步,完成了管樂班使命的傳承,更是完成了大師「人間佛教」的精神傳承。望著這一幕,台下的觀眾們無不因此而潸然動容。

記得大師曾開示:「有人以為閉關不問世事才是修行。其實,什麼是修行?安住身心於戒定慧,是修行;和藹待人、慈悲處事,是修行;行住坐臥、舉心動念、不離佛法,就是修行。」

相較於不同以往的班級模式,於我而言,這次確實是一次很好的提昇經驗。其實,最好的行佛機會是教學,而最好的教學則是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實踐。感恩大師的慈悲大願心,感恩佛光山常住的傾力支持,更感謝學校給了我行菩薩道的機會,讓我陪伴著第一屆的好苗子們,走過青春之中最豐碩的一段奇幻旅程!

  

20180921 1
國三好苗子的學長姐將手上的信物螢光手環交到國二學弟妹的手上,將使命傳承,氣氛感人。 人間社記者慧裴攝

 

20180921 2
普門中學 謝毓琳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