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
 

【人間福報記者 郭士榛 台北報導】 2016-03-31

文化部部長洪孟啟愛閱讀,同時也愛捐書,二0一五年至今捐了百餘本的書給佛光山的雲水書車和叢林書院,也捐了近五十幅畫作給台北道場佛光緣美術館。洪孟啟表示,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全民閱讀,佛光山有五十部雲水書車,幫助政府推廣閱讀,因而想共襄盛舉,捐書給雲水書車,他也建議政府單位若有好的書也大力支持,捐贈好書給佛光山。

洪孟啟表示,當他擔任文化部次長職務時,參加高雄佛光山舉辦的國際書展,看到雲水書車有五十部巡迴推廣閱讀,相當感動,因為這是政府一直推動的活動,而台灣文學館只有一部巡迴書車,但佛光山有五十部書車幫忙做,他當下決定要捐書。洪孟啟同時參觀叢林書院,看到許多學生在圖書館讀書,也認為值得鼓勵和支持,他捐了有關藝術、文學、小說、文化理論、佛像藝術等百餘本書籍,讓愛閱讀人共同享用。

愛看書的洪孟啟,由自身經驗領悟到影響兒童閱讀有四大要點,除了學校環境、老師引導、同儕互動外,還有父母陪伴。回想自己幼年時,社會並不重視兒童閱讀這議題,洪孟啟表示,小時候大都看「學友」、「東方少年」,而「學友」書中三分之一是漫畫、三分之二是文摘,他記得有篇報導「火山爆發」的文章,讓洪孟啟很欣喜獲得新資訊。當年的小學,每班有一本「小學生」的刊物也讓洪孟啟覺得在知識吸收上獲益良多。

小學時讀台北中山國小,洪孟啟曾遇一位受日本教育,會嚴厲責打學生的老師,使他每天都不想上學,洪孟啟說:「國小三年級轉學至劍潭國小,老師都是年輕人學的是新式教育,每天中午老師會為學生唸篇散文,大家再午休,至今胡適的《差不多先生》仍在我腦中留著深刻印象。」就是在學校環境帶引下,當時的同學都養成很好的讀書習慣和興趣。

民國三○年代,兒童可看的書實在太少,幸好洪孟啟的父母喜愛看書,在父母薰陶下也養成愛看書的習慣,平日會捧讀父母愛讀的像是「戰爭興和平」、「復仇」、「文壇」、「自由壇」、「暢流」、「拾穗」等,洪孟啟指出,大人們愛看的武俠小說始終讓他提不起興趣,直到在清大教書時,才看完「射雕英雄」、「神雕俠女」。

洪孟啟表示,自己這一代人養成閱讀習慣,真的是受到父母和老師影響,但等到女兒成長時,社會開始重視兒童閱讀,他會買坊間出版的許多童書、繪本給女兒;但最讓洪孟啟驚奇的是,女兒國小畢業,正好他前往美國做事,為讓一起赴美的女兒不忘中文,除規定每周要寫篇文章外,因友人的建議讓她平日讀「金庸」小說,女兒居然讀完整套金庸書,書內優美的文字和動人的故事,為女兒的中文打下良好根基。

「讀書環境也是培養兒童閱讀最重要元素」洪孟啟說,民國七十五年他在美國求學,深切感受電腦連線對圖書館業務的重要性,尤其可嘉惠民眾,他親身體驗在舊金山學校借的書,可到紐約的學校還書。因此回國後在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工作時,積極在鄉鎮推動家庭讀書會,並鼓勵鄉鎮圖書館電腦化,「只有先將讀書環境打理好,才能讓孩子在好的地方閱讀,培養出讀書興趣。」

洪孟啟表示,文化部非常重視培養兒童和青少年閱讀,一九九九年就建置「兒童文化館」網站,營運至今十七年,已超過一億四千萬人次造訪,平均每天瀏覽人次約四萬人。並在七0年代就推出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評選活動,至今已辦三十七屆,洪孟啟指出,這些活動深受家長、老師、圖書館員的喜愛和信賴,學生們面對這些課外讀物也很歡喜,因為可有多樣化的選擇。

談閱讀的養成,洪孟啟表示,最佩服星雲大師,幼年時失學,卻因自己有渴求知識的心,縱使小時不識字,也用聽的方法增廣見聞,並吸收、消化、運用到大師的布道、演講和書寫,將知識傳播給大眾。所以在不斷求知過程中,就是學習,至今快近七十歲的洪孟啟也日日在學習,因為「學習是生命中必然的事」。

洪孟啟認為孩子的腦中空間大,每學習或閱讀一項知識都收藏在腦袋的抽屜中,一旦需使用時,就會由腦中的抽屜拿出來活用。他鼓勵父母、老師要多培養孩子閱讀、學習機會,為自己未來生命增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