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雲大師一筆字 北京國博盛大展出
- 詳細內容
星雲書法開幕式,由國博館館長呂章申致詞(右二),星雲大師(右三)、田青(左一)、趙麗雲(左二)、劉長樂(左三)等貴賓蒞臨。 圖/蔡榮豐提供
【人間社記者 楊安安 、人間福報記者羅佑純綜合報導】 2016-03-02
「佛光菜根譚─星雲書法展」3月1日起至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,此次規模為歷來最大,展出作品多達近300幅,特別的是,此次展出內容以佛光菜根譚、古德法語為主,如〈十修歌〉、〈人生二十最〉、〈陋室銘〉、〈觀音靈感歌〉等詩歌作品,20幅長卷一字排開,氣勢恢弘,皆為星雲大師首次曝光的長卷作品。
此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、佛光山文教基金會、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,是繼2013年後,二度在國博展出,同時也是今年度在大陸巡迴展的首場。展區分為星雲大師生平、佛光菜根譚、人生二十最、古德詩句、六祖大師無相頌、星雲大師著作區、墨寶拓印區、抄寫菜根譚體驗區等部分。
開幕儀式中,出席者包括僑福建設董事長黃建華、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、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會副主任陳麗華、全國政協委員田青、鳳凰衛視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等貴賓,及萬名來自全球的信眾、民眾與會。
呂章申:一筆字獨具風範
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引領星雲大師等貴賓走入「佛光菜根譚—星雲書法展」會場,除了向大師介紹展場的布置,更直言「相信100年、200年之後,大師的書法作品,一定會得到更高的藝術肯定」。
「星雲大師是一代高僧、佛學泰斗,但是他仍積極練字,推廣中國書法」,呂章申致詞時指出,大師已在全世界舉辦數十次一筆字展,「雖然大師謙稱『不要看我的字,要看我的心』,但我認為大師的書法具獨特風範、充滿慈悲心,是用慈悲心在全世界串起大愛的領袖人物」。
大師與國博的因緣甚深,呂章申表示,大師曾以「幸福與安樂」為題,在國博講堂演講,去年也在此舉行《貧僧有話要說》發布會,還曾在國博為12對新人祈福,分享人生智慧,「大師與國博的因緣很深,今天不僅舉行『佛光菜根譚—星雲書法展」首展,還要在此捐贈流浪20年的佛首、42件一筆字作品,感謝大師對國博厚愛」。
大師:感謝生命中貴人
「每個人一生中,總會出現幾個改變生命的關鍵點、人,我要感謝生養我的父母、追隨我的徒弟及呂章申館長。」大師指出,父母生養他,並教育他要吃苦、耐煩、勤勞等,這些內在性格都深深地影響他,並受益至今。
自嘲是「殘障老人」的大師,這些年學習如何用「心眼」寫毛筆字,「因為我看不到,有的徒弟指導我,這筆畫要往哪邊寫比較好看,有的鼓勵我多寫,像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,不僅鼓勵我,還幫我在全世界辦展」,大師笑說,別人是師父提拔徒弟,但他卻是被徒弟提拔,因此他心裡對徒弟充滿感謝。
「國博是展示、收藏全世界最有名望作品的地方,我每次來看展,都自慚形穢」,大師感謝呂章申看重他,多次邀他到國博展覽、演講,「因為呂館長的背書,讓我的字更有分量,也贏得大家對我的肯定」。
民眾追「星」 感受佛法深意
許多來看展的民眾意外得知大師正在國博舉行書法展,大家老早就在會場裡等待大師蒞臨開示,也有些粉絲瘋狂「追星」,希望能親自見到大師一面。
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鄺美雲,為了能出席開幕式,特地安排不到24小時的「炫風」行程,她指出,大師過去展出的作品都是短篇的,此次不但展出長卷,每件作品都包含佛法、教育,「大師真的很用心,用書法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」。
曾在《西遊記》中飾演唐僧、《鑑真東渡》中飾演鑑真大師的影星遲重瑞,是許多民眾心中的大明星,但他受邀參加開幕式時,卻成了星雲大師的小粉絲,他慶幸能有機會與大師深談,並在一筆字中學習佛法。
「大師用心眼寫的字,我看得好震撼」,北京華服公司董事長張智峰感動的說,很多人認為佛法只存在於經典中,但是大師卻能用簡單的幾個字來演繹深奧佛法,並用一筆字與全世界的人結好緣。
一筆字展 結合文化與佛法
主辦單位提及,此展將中華傳統文化的書法藝術,結合佛法義理,傳達出普世認同的道德價值觀。希望觀眾藉由展覽,更加瞭解星雲大師人生的經歷,並從書法中體會佛法為人生帶來的智慧。如大師長條幅的〈人生二十最〉中寫道:「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、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、人生最大的失敗是憍慢………」字字句句皆是大師一生對佛法的體會,走一趟國博看展,將會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。
展區中,也準備佛光菜根譚書寫區、拓印區,讓民眾可坐下來抄寫,體驗寫毛筆字的樂趣,或到拓印區拓印大師墨寶,將大師一生對佛法的體會帶回家珍藏。此次展覽由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主動邀請,現場有兩岸超過萬人觀禮。展期將持續25日,此外,星雲大師捐贈北齊佛首造像亦在國家博物館展出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3年開始,星雲大師以「一筆字」巡迴世界展覽,至今在中國展出多達24場次,非一般藝術家所能及。
星雲書法展首日的人潮就十分洶湧,全球信眾為求法、為追「星」而來。 圖/蔡榮豐提供
民眾相當仔細觀看每一幅一筆字,在字畫前駐足許久。 圖/蔡榮豐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