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1220 1

 佛光山雲水書車,把書籍送到偏鄉學校,讓偏鄉孩童也能享受閱讀的快樂。 圖/資料照片提供

 

【作者: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】 2019-12-20

《遠見雜誌》專訪.時間:2012年7月31日.地點:佛光山電視中心攝影棚

提問六:大師在「人間佛教讀書會十周年」演講活動上,提到讀書也要讀心,是否您相信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靈、一個人的生活,甚至擴展到整個社會?

大師:讀書必定能改變氣質。人不能無知,要有智慧;人不能只是個「黑漆皮燈籠」,點了燈就會慢慢亮起來了,不讀書的人粗俗不堪,讀了書就會彬彬有禮。甚至過去有人說,每天要讀書,三天不讀書,吃飯口中就沒滋味了,可見得書的味道美妙無比。

讀書了以後,每天都要有「我懂了」、「我知道了」、「原來是這樣」、「我開悟了」等這許多體悟。我們不要人成佛,要讓大家開悟、讓大家明理,從讀書中,明白人我的關係。現在的人只想到自己個人要什麼,是自私的。倘若這個世界都是自私,都跟人對立,就不能成功。讀書了以後,要互相研究、互相切磋、互相談話、互相理論。

孔子說「仁」,一個人字旁,再加兩個人,兩個人的世間就是「仁」,就有仁愛、就有慈悲。如果這一個社會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,從城市到村莊,到處都是仁人君子,這個國家社會,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,那就可想而知了。

提問七:對於偏鄉的兒童來說,他們在資源上比較缺乏,要用家庭的力量或是社會的力量來帶領他們?

大師:我們不光只教孩子讀書,書是呆板的,要會用。比方說:教他養成好的習慣,有好的習慣,就不會做壞事;教他對人要有禮貌,有禮貌人家就歡喜他,受人歡喜,孩子就會歡喜人間了。

所以,我們希望建立這許多兒童和他們的父母、親人之間的倫理關係。比方:起床了,說:「爸爸好、媽媽好。」進出門說:「我回來了。」「我要外出了。」和家人之間要講話,家人不是仇人,都不講話不行;家是愛的屋,要把它建築起來,這個家就會很可愛。建設美好的家庭,建構自己,健全自己,建立自己未來的能量。

台灣學校這麼多,學校裡有學生必須遵守的規章,學校不能沒有溝通,但是「漏網之魚」還是有,很多沒有進到學校讀書的小孩,或者是因為他在學校裡讀書,沒有讀出趣味來。像有的孩子做這個不高興,做那個不高興,不是他不要做,而是他沒有找出趣味。現在的父母重視家庭的教育、兒童的教育,但更重要的是,培養他樂觀的人生,讓他的人生有趣味,有了趣味,他就有動力,有動力自己就會去發揮。「雲水書坊」說起來大家要做的事情還很多,只是我力量很小,盡力而為。

提問八:大師提到倫理關係的建立很重要,透過閱讀,也是建立倫理關係,這也可以做為一個關鍵。

大師:閱讀是動力,閱讀是加油,平常的油加足了、加滿了,儲備的能量很多,就用不完,書讀通了,做事情自然就會四通八達,就像口才好,大家聽了都歡喜。所以,讀書是在成就我們做一個有用的人,讓我們每個人不只「有用」,還要如過去課本上說的「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」,做一個好人。

過去讀書,老師教小朋友讀書,是由上而下,是有壓力的,因為要背書,不背書明天就要被罰跪、罰站、處分;但我們不是,我不強迫你讀書,我們讚美你、愛護你、鼓勵你,這就不像老師那麼嚴厲,我們用慈悲指導,如春風夏雨,以和藹的方法去推動讀書。所以我們讀書會的老師、佛光會的會員、佛光山的弟子,雖然都受過教育,但還是要訓練;也不是光有知識、會教育人,還要教會他怎麼做人。

我們讀書,先從孩子身上推動,給他一個基本觀念──我要讀書。從小孩子開始,漸漸影響大人也要讀書。讀書人是什麼樣的人?品德很高尚、人格很高貴,所以我們要提高他們的身分,提高他們的價值。

提問九:「雲水書坊」主要推廣到國小,尤其是很偏鄉的國小,是否讓小朋友從小就建立讀書的習慣,對他們的未來,會有關鍵的影響?

大師:國小是一個點,也會影響他們的爸爸、媽媽。

其實老師也很孤單,可以說,他們平常和大社會都很少接觸,我們也希望帶一點溫暖,帶一點外面的資訊跟他們共享共有,我們不分別。甚至未來這許多讀書的小孩,需要到外面找職業,或者到外面就學,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,做他們的橋梁。建議到哪一個學校讀書、到哪一個公司工作、適合做什麼。甚至你有做歌星、做文學家、做畫家……的天分,雲水書坊到偏遠地區服務的同時,也會尋找人才之寶,讓這些人才不致於枉費。

提問十:等於說,我們的雲水書車開到這些地方,就種下一個小小的種子,希望它以後可以發芽?

大師:現在的據點還是不夠,我還想,台灣的大家,如果可以主動地把這種方法帶到中國大陸去,像現在大陸推行的「希望工程」,從小學做起,把雲水書車,播撒到每一個角落,那麼幫助的範圍就更廣了。

過去我們辦過雲水醫院,送醫療到偏遠的鄉村地區,村民有病了,他不用下山到城市來看病,我把醫療送到你那裡,減少舟車勞頓。現在你要讀書,我有雲水書車,送書到你那裡;他要看報紙,沒有錢訂報,沒有關係,我叫別人訂報,讓他看報;他生活困難,三餐不繼,我請人出錢,讓他吃飯;住在遠處的人想要到佛光山拜佛、念佛,沒有車費,就有人發心給你車錢,讓你去禪坐、念佛。如此這個社會不就很可愛嗎?

提問十一:雲水書車接下來的目標,九月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有三十六輛車會開到全台灣各地?

大師:天天都是重要的。我的一些想法,也不是沽名釣譽,為了讓社會了解,我想先讓這四十幾部的車一起集合,環島一次,讓大家知道「雲水書車」。大家看了,覺得好奇: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車子外型一模一樣,還會展開翅膀?有人引導讀書、教唱歌?就會幫我們傳播,就會叫更多的人來看書。

雲水書車就像天上的雲一樣,飄來了;像水流一樣,流過來了。美麗的雲來了、水來了,我有了雲和水,多美、多好。所以在雲水書坊旁,看一本書,聽個故事,唱一首歌,跟爸爸媽媽聊幾句,各位兄弟父老大家都來看書,人間社會就會很美麗,我們要把這個社會變成天堂淨土。

提問十二:是什麼動力支撐您持續推動閱讀耕耘?

大師:佛祖。過去的聖賢師長都在我腦海裡,他們都在鼓舞我;萬千的信徒,跟我來往的朋友,他們常告訴我:「師父你要做這樣。」「師父你要做那樣。」我也只好隨順因緣,做這樣、做那樣了。

所以,說到世間上的動力,信心、信仰就是一個動力。發心就是一個動力。所謂「開發」,開發海埔新生地、開發山林,你要開發這個地方才能,建房子、種田;甚至這個世界,我們到處都可以去開發,開發才能富有,雲水書車就是用讀書的方式,去開發我們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