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心如大海無邊際,身似法而不系舟,問余生平何功德?佛光普照五大洲。」這是佛光山開山三十週年,星雲大師信筆寫下的詩偈;比照大師如星河浩瀚,如雲誨袤廣的慈悲與願力結合的身形,令人不禁想仰頭探望,在黑幕底下。那片無邊無際的星光、雲彩、從中擷取俗世難得的清涼味。

  自一九四九年,大師隨「僧伽救護隊」渡海來台,至今將屆一甲子五十多年來,日日夜夜從不停息的爲眾生服務,廣設寺院、學校、救濟院,甚至創辦無染汙的報紙、電視臺……。林清玄在《浩瀰星雲》裏說,大師這些利生的事業,不只是正法的弘揚,對臺灣族群的融合、臺灣文化的創發、臺灣人民心靈的提升,都寫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因此,大師的「渡海」,足可與歷史上幾次偉大的宗教旅行相輝映──像達摩的渡海、鑑真的東渡、玄奘的西進、惠能的南行。如今再看大師雲水三千的一生,確實如星如雲,而其人間佛教的弘傳,也在這一步一腳印之間,漸次形塑這「佛國淨土」!

  大師曾自述:「星雲」這個名字是我自取的,因我自喻爲「星」,希望在黑暗中給人星光;我欣賞「雲」的那股飄然與自由不受拘束,故取光明與自由之義而叫「星雲」。後來才知道星雲是宇宙未成形的稱呼。

  這首歌,大師寫于一九四二年,當時他在新竹青草湖從事「臺灣佛教講習會」的教務工作,同年也應東初法師之邀,編輯《人生月刊》六年當中,不但義務寫稿補白,總包一切編務雜事,還自貼郵費、車資,甚至免費爲報章雜誌、廣播電臺撰文,這中間,未嘗計較名分,不怕工作繁巨,只想到當時佛教凋零,能擔當文教重任,將佛法傳遞十方,其意義實在非比尋常──許許多多,類似這樣的心意、眞情,成就瞭如今的「星雲大師」!

  誠如《浩瀚星雲》裏說的:星雲,不是在熱鬧輝煌之處,而是在細膩幽微之處。星雲,不是在五光十色之地,而是在繁華落盡之地。星雲不是在政商雲集之所,而是在平淡天眞之所。

 

音樂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