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17-09-24

四川與重慶兩地保存著千百年的唐宋佛教石窟及摩崖造像,即為川渝石窟,西南民族大學副教授李耘燕被石窟造像藝術深深打動,以10年歲月,畫下對川渝石窟的守護,將畫作化為一座座移動的石窟,「絕壁重光─川渝石窟的保護與傳承暨李耘燕美術作品展」9月24日於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開幕,此次展出李耘燕百餘件作品,讓大眾感受藝術家以畫筆所呈現的對佛法的體悟。兩岸貴賓雲集,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長雷玉華、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主任李麗芳,以及各大學和中學校長、教授等近百人。

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理事解冰表示,此為佛館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第二期五年交流合作計畫的起始,展覽內容從文物擴展到文化層面,對於星雲大師在文化交流上的貢獻致上最崇高的敬意,說明川渝石窟造像之多,分布廣泛,令人嘆為觀止,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努力下已展現成果,而此次展出,說明文物保護已不限於彰顯造像的價值,更是文化藝術的展現。

佛館館長如常法師說,展覽經過一年策劃,但其實先前有著更多歲月的積累,星雲大師在30年前到大足石刻時,曾題書「大足國寶,保護重要」,而藝術家李耘燕,奉獻10年歲月,默默的在石窟裡,將珍貴的佛教造像一一記錄,已有不少法師於欣賞李耘燕的作品時,雙手合十,心中是無比的歡喜。

如常法師說,他一直想將石窟搬到佛館,李耘燕從南宋到唐代的石窟寺,以一比一的方式臨摹,採用丹培拉的技法,將石窟經歷的歲月完整保存。

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李麗芳說,她曾經到過敦煌和大足石刻,如今現場看著李耘燕一座座流動的石窟,「大家應該到藝術現場親身感受。」李麗芳說,相信在藝術文化裡,也能發現從此岸到彼岸的智慧。

「我從川渝石窟裡,看到佛家的智慧與慈悲,儒家的孝道、道家的清靜無為,10年來,全靠著這些力量的支撐。」李耘燕說,老祖宗的智慧可以度化人們的心靈,希望大家透過這些作品,感受藝術的美妙和文化的傳承。

李耘燕此次展出有油畫、寫意和丹培拉的運用,其中「釋迦牟尼佛涅槃圖」是費時三年才完成的巨幅畫作,全長1200公分,寬230公分,從頭部開始畫起,作畫期間常受觀光客的打擾,透過不斷與內心的交流對話,終究展現想要表達的情境。工匠雕刻時的虔誠,藝術家對佛法的感悟,在李耘燕「持筆有情,以筆為橋」下,為佛陀和芸芸眾生搭起了溝通的橋樑。